中国科学院建立全球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发表于天文顶级期刊
作者:来源:IT之家发表时间:2023-10-19 10:06:52浏览量:5966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建立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并首次实现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强度时空分布预测及可视化表征(以大气相干长度衡量)。
该模型不仅丰富和提升了大气光学湍流全球变化的科学认知,还可为先进光电工程、天文光学观测、星地激光通信等应用提供支撑。
据介绍,当光波在地球大气中传播时,光学湍流会使其产生光斑漂移、光强闪烁和光束抖动等现象,进一步导致了工作于大气层内的先进光电系统的性能发挥受到严重影响,大气光学湍流也由此成为地基光电系统工程应用的最后瓶颈。
目前,虽然已有多种探测大气光学湍流的技术手段,但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全球广域大范围内光学湍流强度、概率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等特征的获取依然非常困难,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在开展局域典型环境下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的构建,但均未取得普适性结果。
围绕未来广域应用的先进光电系统对大气光学湍流特征预测的需求,安光所大气光学研究团队基于历史探测数据集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并耦合欧洲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预测模型,该模型突破了广域环境下大气光学湍流特征难以高效获取的局限,解决了广域大气光学湍流预测及可视化表征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模型预测结果不仅揭示了全球大气光学湍流参数空间分布特征,指出了在青藏高原、美洲西海岸、夏威夷群岛等传统具有良好大气光学湍流条件天文站址之外,在西太平洋、非洲东北部等地区也存在同样具有较好的大气光学湍流条件,尤其是“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还可能有一个大气光学湍流条件较好的区域;而且,与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结合,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全球大气光学湍流时间变化特征的预测,为大型地基先进光电系统的中长期运行提供科学支撑。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天文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IT之家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 4.8),青春为本文第一作者。
免责声明: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联系删除。
关键词: 航天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